为天才难过

《天才枪手》观后————文章涉及剧透,不建议观影前阅读讨论

陶玮 写于 2017-10-15

几个月前,我看到《Bad Genius》预告片就一直很期待,今天如愿,影片也没有辜负我。

影片讲的是考场作弊的事,预告片虽有小幅剧透但正片仍然惊喜不断,我认为结局是开放性的,留人想象。
看后感慨颇多,却不知从何谈起:金钱,教育,诚信还是公平?

(以下涉及剧透,不建议观影前阅读讨论)

金钱的魅力远不止于贪图享乐,对于穷苦的学生,它的价值也许是父亲许久未购的一件新衬衣,也许是减少母亲操劳的洗衣机,更可能是一趟继续深造的不菲开销,也甚至是他们拼搏数年也攒不到的那笔数字。

班克从最初的拒绝,到之后不怀恶意的提醒与举报,甚至于当他残忍地被剥夺了自己的梦想并伤痕累累时,他的第一反应依然是拒绝——这些都可以窥见他没有唯利是图的本心。在学校不公正的考核,高昂的收费,富二代云集的环境下,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已实属不易。还记得影片中班克冲向阿派时的歇斯底里吗,那是火山蓄积了太久忍耐后的爆发。按理说,班克在高中已经做好了几乎所有他该做好的,结局却为何令人痛心?

影片中的琳和班克初心并不坏,他们最初很可能只是希望改善家里的窘境,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。

钢琴曲贯穿始终

一定会有人说他们挣钱的方式不对,这毋庸置疑。

但责任全在他们身上吗?不尽然。

比如学校,为了赚钱,老师用真题换金钱,如此表率,谈何教育,谈何做人。学校自己“不提供”公平竞争环境在先,又怎能理直气壮要求学生“保障”竞争环境。言传不如身教,学校责任不可推卸。

不可否认的是,琳和班克都做了非常错误的选择,只有他们能决定自身命运。

作弊行为可耻且不能原谅,哪怕只是一次如班克,也依旧不可原谅。也许当初举报作弊的班克只是个单纯而不谙世事的孩子,但作弊之后不悔改的他也仍未成熟——我相信他本可以得到更多,但他却以为那些交易已是极限,或许这是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吧,但或许,他保有诚信也真的不能得到更多,那更可悲。

其实,换个角度,我们也可以推论,“诚信”的品质有多么“值钱”。

所以,很多孩子与生俱来就是精神上的百万富翁,只是有些人拿它兑换了不值钱的钞票。历经诱惑而不动摇地守护一个好品质如此难能可贵。

人生处处是考场

“奉法者弱则国弱,奉法者强则国强”,一个拥有美好品质的人不能有很好的结局,甚至因为现实而走向堕落,这往往是社会的悲哀。

在影片最后,我看到班克邀请琳,甚至威胁她时,顿时心凉。那个之前的他呢?名誉,诚信这一切都在金钱面前黯然失色了吗?
贪念无尽。

聊以慰藉的是琳的金盆洗手。琳能收手,我相信她父亲有很大功劳,或许她父亲才是真正的“老师”,明辨是非也一路陪伴。

我更愿意相信最后的结局是琳主动去交代真相,而非班克举报。

希望所有的天才,不会也不需要变成枪手。

让天才天才

初稿写于2017年10月13日


PS:欢迎讨论 ^_^
如需引用,还望注明出处。


分享至: 微博 微信 空间 QQ



* 提示 | 本网站评论系统自2017年5月7日由多说更换为畅言。因迁移数据表情/头像显示错误,故未予显示,尽请谅解。